综合消息丨“汉语桥”中文比赛在多国举行赛区决赛

发布时间:2024-06-04 13:45:06 来源: sp20240604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汉语桥”中文比赛日前在越南、波黑、比利时、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举行赛区决赛。

  第17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越南北部及中部赛区决赛26日上午在河内成功举办,来自河内国家大学所属外国语大学附属高中的阮祥英摘取桂冠。

  河内大学副校长阮氏菊芳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若想心相通,有一条很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学习语言。越南青少年学习中文的人数日益增加,无疑是推进两国友好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17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澳大利亚赛区决赛26日在悉尼落下帷幕,来自全澳各地的12名选手参加了角逐,来自卫理公会女子学校的哈莉·理查兹脱颖而出、摘得桂冠。

  在母亲的鼓励下,理查兹5岁起学习中文。这名15岁的中学生表示,自己坚持学习中文,不仅源于对语言本身的热爱,还因为能借此了解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她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增进澳中交流的外交官。

  中国驻悉尼代总领事王春生表示,中文是中国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结晶。澳大利亚学习中文的人数高达19万人,希望更多朋友学习中文、喜爱中文,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多分享中澳交往的真实故事,成为促进中澳友好的未来力量,做中澳民心相通的“民间使者”,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搭建更坚实的桥梁。

  26日,第17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波黑赛区决赛在萨拉热窝大学孔子学院落下帷幕。经过多轮角逐,来自巴尼亚卢卡赛区的高中生米亚托维奇·马格达莱纳(中文名张小龙)以扎实的中国诗词功底和稳定的发挥赢得了本届比赛的冠军。

  萨拉热窝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学忠表示,“汉语桥”比赛为波黑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中文和才艺的平台,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波黑学生爱上中文和中国文化,为中波友好交流贡献更多力量。

  第17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比利时赛区决赛26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经过笔试、现场演讲与才艺展示三个环节的角逐,来自布鲁塞尔克罗默兰克中学的阿娜希塔获得中学组冠军,将代表比利时参加“汉语桥”总决赛。

  阿娜希塔学习中文才两年,就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她表示:“我很喜欢中国文化,很喜欢中国人,我想有很多中国朋友。如果有一天能去中国,我会觉得很幸福。”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临时代办吴刚致辞说,使馆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比利时青少年学习中文,并到中国亲身感受体验,“让我们架起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金桥,分享人类文明成果,讲述世界美好故事”。

  在26日举行的第17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巴西赛区的比赛中,17岁的巴西姑娘维多利亚·德索萨的演讲《说漂亮汉语,享漂亮人生》赢得台下一片掌声。

  “我的中文名字叫李慧珍,是不是有些熟悉?没错,就是来自一部中国的电视剧《漂亮的李慧珍》。”摘得桂冠的德索萨在演讲中许下愿望说,“我想代表巴西站在舞台上,和全世界的选手一起说漂亮的中国话。”

  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参赞王志伟表示,近几年来,巴西中文教育发展迅速,中文教育教学机构多样化发展,中文学习人数稳步增长,中文教学已向中小学逐步延伸。

  在新西兰,随着“汉语桥”中文比赛南岛决赛26日在克赖斯特彻奇成功举办,本年度“汉语桥”中文比赛也在该国圆满落幕。新西兰共有三所孔子学院,分别在首都惠灵顿、最大城市奥克兰和克赖斯特彻奇。三个赛区的高中、大学组优胜者将代表新西兰前往中国参加“汉语桥”全球总决赛。

  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事何颖说,“汉语桥”比赛为促进中新两国人民友谊架起了一座桥梁,熟练使用中文也将为新西兰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第23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罗马尼亚赛区决赛26日在布加勒斯特大学落下帷幕。布加勒斯特大学的伊万娜·米哈伊(中文名陈莹)荣获特等奖。

  “我非常喜欢中文,”今年22岁的陈莹告诉记者。她的演讲题目是《同呼吸,共命运》,凭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见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以及声情并茂的表达,这名中文专业二年级生获得了评委的肯定。

  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韩春霖表示,今年恰逢中罗建交75周年和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双方将继续深化人文交流合作,夯实两国关系民意基础,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参与记者:孙一、胡佳丽、郭磊、李惠子、王琪、李晓渝、殷晓圣、张改萍、潘革平、赵焱、陈威华)

(责编:曹欣悦、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