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7300余项活动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主场城市活动将在沈阳举行

发布时间:2024-06-04 18:54:39 来源: sp20240604

人民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韦衍行)5月30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8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全国文博单位组织开展相关活动7300余项。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据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介绍,主场城市活动聚焦主题主线,将进行系列宣传展示、遴选推介及相关发布。举行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论坛、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考古大讲堂》第四季之“中外联合考古”系列讲座将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与观众见面。此外,“大美中国行 文化遗址里的中国故事”融媒体直播活动、“我们的中华文明”云课堂、“文言物语:跨时空的对话”系列微视频、《文物》杂志外文期刊等展示传播精品也将集中推出。

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将安排16场学术报告,重点交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在文物保护、考古科学研究、资源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今年的主场城市活动有“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分会场活动特色鲜明”“文物惠民活动内容丰富”三大特点。开幕式当天将对红山文化研究院揭牌,并推出“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全面系统地诠释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

沈阳市委、市政府也组织了主场城市十大配套特色活动,包括公益宣讲、惠民开放周、考古开放日、文物修缮观摩等多种形式。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全国文博单位组织开展相关活动7300余项,其中文物惠民服务3400余项。各地将“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与地域特色充分结合,关注宣教育人,突出惠民利民,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全民共享。

(责编:王连香、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