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区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4-06-04 12:54:10 来源: sp20240604

人民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孙竞)30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六字”要求十周年暨中国教科院实验区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指出,十年来,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重要成就。建设教育强国对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要求,要筑牢魂脉和根脉,在学生心中播种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要形成多元共治、协同育人的格局,实现大中小幼一体推进、有效衔接;要抓住“师资、课程和教学”,让“金师”“金课”涵养人,让“融入”成为教学常态;要创新技术和手段,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学习体验,建设智慧思政;要深化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丰富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李奕指出,十年来,首都教育系统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多具有首都特点的生动实践。一是深化五育融合、知行合一,“记住要求”更有渗透力;二是推动形成多渠道、新载体,“心有榜样”更有持久力;三是推进一体化、全链条,“从小做起”更有穿透力;四是坚持综合施策、多元供给,“接受帮助”更有支撑力。

在学校经验分享环节,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书记、校长丁凤良分享了学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办学育人治校全过程、转化为学校立德树人精神力量的生动实践。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分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日常思政中潜移默化、如何在课程思政中入脑入心、如何在数字思政中激励成长、如何在协同思政中共助发展的典型经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永智表示,十年来,在“十六字”要求指引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实效,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发挥,实践育人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他认为,要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数字技术背景下思政教育的范式、方式、方法转型,以方法创新为动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责编:李依环、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