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发布时间:2024-06-04 23:25:56 来源: sp20240604

  5月30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祝他们和全国的少年儿童节日快乐。

  亲切的问候、殷殷的嘱托,在各地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之江小学是浙江省对口帮扶援建的项目学校。2004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为之江小学新校址培土奠基。近日,学校五年级一班全体同学给习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生活情况,表达感恩之情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决心。

  “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习爷爷的回信,太高兴了!”给总书记写信的学生唐海铃激动不已,“习爷爷在信中提到同学们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健康快乐成长,教导我们‘把家乡建设好’。现在的学习生活非常幸福充实,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将来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回到家乡做一名老师,把这份幸福传递下去。”

  “总书记在回信中忆及20年前为学校培土奠基的情景,我们备受感动。”之江小学校长陈震亚表示,学校一直以浙江帮扶援建故事为重点开展感恩教育,构建德育育人培养体系,以此不断激发孩子们的感恩心、进取心和爱国心。

  援建前的学校校舍老旧、山高路陡,如今图书室、种植园、塑胶跑道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学校越办越好”,令见证了学校变化的老教师贾晓军感慨不已:“总书记的肯定和勉励也让我们教师明确了干事创业的方向。眼下,办学条件的改善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插上了翅膀。我们将继续扎根、用心教学,当好孩子们的成长引路人。”

  四川和浙江两地一直延续帮扶援建的情谊。宁波市北仑区与四川省美姑县自2021年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先后有20位教师前往四川多所小学支援。总书记的回信让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局长李海达更加坚定要做好这项工作。

  “教育帮扶不是单向的‘帮’,更是双向的对话、合作、赋能。”李海达说,下一步将加强援派教师的遴选力度,探索学校、教师、班级、社会结对等多种帮扶形式,努力实现软件和硬件的双提升,为山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环境。

  沐浴新时代的阳光,广大少年儿童奋发有为、向阳成长。

  大山深处,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传来琅琅书声。参加了“六一”朗诵节目《丰碑》的学生王毅玲,听老师讲述习爷爷的谆谆嘱托。“习爷爷说‘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我通过参加讲红色故事社团,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学习历史和文化知识,将来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王毅玲说。

  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教师王莉莉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通过设置红色教育课程、创新红色教育活动,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

  去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育英学校。“当时习爷爷告诉我们,身体好了,才能为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北京育英学校五年级学生赵辰自豪地说,一年来自己不仅参加跑步、跳绳等比赛,还主动承担家务活,通过劳动锻炼身体。

  在赵辰的母亲曾蓉看来,丰富的体育锻炼为孩子带来许多积极变化:“作为家长,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则引导孩子们养成勤于实践的习惯,让他们身心健康、性格活泼、全面成长。”

  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绘画创作、在“健康零食”小课堂中分辨五谷杂粮、演唱民歌民谣感受黄河文化……今年“六一”前后,中国儿童中心开展一系列活动,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节日。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是我们的责任。”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处长高云说,“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优化课程形态,研发科技、美育、体育等领域的100多种兴趣小组课程,培育少年儿童的综合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孩子们“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让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校长牟小洋深感肩头责任重大。

  “学生的成长发展始终是学校中心工作。学校将落实五育并举,持续丰富教育课程体系,探索课后服务模式,让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孩子们奠定人生之基,铺就成长之路。”牟小洋说。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关心支持。

  共青团四川省委少年部部长徐通说:“落实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要把少年儿童思想政治引领放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开展夏冬令营、少年军校等实践活动,因地因人制宜用好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新华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1日 02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