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前哨式”解纷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6-04 14:23:08 来源: sp20240604

原标题:打造“前哨式”解纷新模式

  山东省莒县陵阳街道历史文化深厚,境内杭头遗址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莒县人民法院沭东人民法庭便坐落于此。

  近年来,莒县法院沭东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抓前端、治未病”,创新实施“打桩结网、多元解纷”工作法,积极构建“前哨式”解纷模式,确保及时发现、处置矛盾纠纷,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2019年以来,共推动1100余起纠纷就地化解。

  建强前哨,筑牢基层治理“最前沿”

  “多亏你们提前化解了我们这个纠纷,要不然我们这个家就散了,辛苦你们跑这一趟了。”近日,沭东法庭干警驱车来到店子集街道后西庄村,与村干部联动调解了一起亲兄弟因房屋拆迁引发的家庭纠纷,当事人魏某非常感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沭东法庭辖区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纠纷大幅增加。为靠前化解矛盾,沭东法庭创新实施了“打桩结网、多元解纷”工作法,发展社区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网格员两级三类人员共计794人为司法联络员,在社区、村打下“法律之桩”。同时,加强与乡镇、社区、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的双向互动,结成“解纷之网”,实现了矛盾纠纷的预警排查,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解纷网络。2023年以来,辖区司法联络员、人民调解组织共化解纠纷180余起。

  此外,沭东法庭还强化了“家门口”式诉讼服务,在乡镇综合治理中心设立了6处诉讼服务站,让群众有纠纷第一时间就能够化解。“你们这个服务真是太到位了,有纠纷不用进城去法院办理,在家门口一样能解决问题,真是既省钱又省时间,给你们点赞。”一起邻里关系纠纷的当事人王某,在经过诉讼服务站化解矛盾纠纷后竖起了大拇指。

  联调共治,打好多元解纷“组合拳”

  龙山镇一民办中学因经营不善倒闭后注销工商登记,但拖欠100余名债权人的300余万元债务迟迟未得到解决。沭东法庭得知这一情况后,诉前快速介入,与司法所联动打好“协作战”,同学校负责人多次沟通协商,最终促成100余名债权人与学校达成了调解协议,从源头上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上述案件是沭东法庭运用“庭所联动”机制诉前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沭东法庭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严格落实法庭、司法所“庭所联动”机制实施方案,完善信息共享、联动调解、联调培训、业绩考核等机制。在法庭、司法所、村居社区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人民调解员工作室,邀请人民调解员驻庭调解,对达成的调解协议及时进行司法确认,巩固调解成果。2023年以来,联合诉前化解民事纠纷共150余件。

  同时,沭东法庭还走进辖区6处乡镇街道,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指导培训,推动调解培训常态化、精准化、专业化,努力培育更多的优秀调解人才,筑牢矛盾纠纷化解防线。“法庭人员的讲解深入浅出,以案释法,针对不同的矛盾纠纷,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听了之后获益匪浅,提升了我们的调解能力。”阎庄街道的人民调解员李文磊在听了沭东法庭干警的专题培训后说道。据悉,2023年以来,沭东法庭已组织了7场培训,培训人民调解员900余人次。

  夯基垒台,打好法润乡风“先手牌”

  “通过王法官的现场讲解,不仅让我们懂得了邻里之间要互谅互让,也提升了我们的法律意识。”陵阳街道姚家葛湖村的姚某甲在现场聆听沭东法庭负责人王祥滨的普法宣讲后说道。原来,该村姚某乙因翻建房屋导致的雨水流向问题,与邻居张某发生纠纷,王祥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勘验、调解,妥善处置了雨水流向问题,并以案说法,对周边群众进行了生动的普法教育。

  为助力辖区“无讼、无案、无访”创建,沭东法庭坚持坐堂问案与法律宣讲相结合,对因家庭、邻里、赡养、高价彩礼等易发多发的乡土纠纷案件进行公开宣判,把群众“请进来”旁听庭审,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也引导群众知善恶、明是非。沭东法庭干警在办案之余,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村庄等地,开展民法典“六进”“送法下乡”等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公众法治观念。同时,沭东法庭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群众参加“法庭开放日”活动,增进社会各界对法庭工作的了解。

  此外,沭东法庭还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等问题,总结提炼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向辖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有效堵住社会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产生。

  沭东法庭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编牢织密多元解纷网络,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更好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杨宝红 王祥滨)

(责编:温璐、梁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