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优势产业开放合作(观象台)

发布时间:2024-06-05 04:24:53 来源: sp20240605

  与合作伙伴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等全价值链开展合作,积极探索本地化经营模式,实现业务耦合、成果共享,中国优势产业“走出去”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日前,随着奇瑞汽车西班牙工厂项目签约,中国汽车进军西欧市场迈出实质性步伐。与常规海外产能布局不同,这座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的整车工厂不是新建,奇瑞也没有控股,品牌更没有悬挂“奇瑞”标识。

  据介绍,这座工厂原为某跨国车企的西班牙基地,曾于2021年停产关闭。根据协议,奇瑞与西班牙一家汽车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对方控股。奇瑞汽车将于今年三、四季度率先投产新型电动汽车,使用奇瑞全球征集的国际化品牌OMODA商标,合作方旗下车型也将在此生产。预计至2027年,年产量达到5万辆,2029年增至15万辆,此举将为当地提供约1600个工作岗位。

  既能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又能给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奇瑞的新举措得到了海外合作伙伴的欢迎,也启示我们:深化拓展开放合作,是推动我国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借快速的产品迭代能力、高效敏捷的供应链以及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加上全球最大、最完备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及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支撑,已经锤炼出全球竞争优势。业内公认,当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的最佳时间窗口,而用开放共赢的心态拥抱全球化,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必须要跨过的门槛。

  再看动力电池产业。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全球占比63.5%,装车量全球前十的企业中,我国占据六席。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无论在核心技术、制造能力、产业链还是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今年一季度,欧洲新能源汽车增速回落,当地车企对电动化进程也进行了调整。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帮助海外车企降低动力电池成本,提升当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可以让合作伙伴享受到中国技术成果,更能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进程,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蛋糕,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深化拓展开放合作,要坚持长期主义,以产业链的深度嵌入实现成果的更好共享。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合作方式的创新。合资、入股、产品出口、技术授权……各种有利于合作双方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都值得尝试。前不久,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出“开放式创新”观点,其核心是与全球车企、其它电池公司分享电池技术,助力能源可持续转型。去年,宁德时代通过提供专利许可、设备支持、生产现场管理和供应链质量管理等协助,不占有股份,只收取技术服务费的方式,已经尝试用技术授权模式为福特在美国本土建设电池工厂。

  合作方能共赢。与合作伙伴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等全价值链开展合作,积极探索本地化经营模式,实现业务耦合、成果共享,中国优势产业“走出去”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9日 18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